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3-15 23:36:39作者:佚名
香椿過去是一種野生蔬菜,但隨著其營養(yǎng)價值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,現在已成為蔬菜類中的“樹貴族”,使其在許多地區(qū)被人工種植。那么如何做到香椿種植高產優(yōu)質呢?讓我們了解一下。
種子選擇
矮化密植栽培對香椿品種有較高的要求,宜選擇樹形易控、發(fā)芽早、品質好的品種,如紅椿品種。在播種方面,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進行育苗。當幼苗長到1米高時,頂芽被擦掉以促進側枝,明年秋天就可以移栽到花園里了。在直播過程中,可以選擇兩種方式:網種直播、矮化密植(行距50cm)和套種直播、矮化密植(寬窄帶4-5m)。
樹木栽培
香椿矮化密植時,樹形栽培應從苗期開始,可培育多平臺型、掃帚型、矮密型和矮叢型。其中,對臺型苗木高度為2m,樹體大致分為三層,分別為40cm、60cm和70cm;掃帚苗高約1米,每株留有4-5個香椿頭;當短莖密生苗高約1m時,開始摘取頂芽,促進新芽,然后根據生長情況采收;叢生苗高1.5m時,采摘頂芽促進新芽,采用“坑”栽法,每穴栽3-5株。
整形修剪
修剪香椿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促進矮化樹的形成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香椿芽的數量。香椿在生產中通常采用掐、短切、壓茬、環(huán)剝和斷根等方法。一般在6~7月進行掐切,一年生枝條留15~25cm,之后根據枝條生長情況,8月上旬進行第二次掐切;平茬主要針對2年以上的苗木和老樹,宜在6月中下旬進行,不宜過早,否則會增加后期管理的難度;
環(huán)剝主要是為了一、二級側枝的旺盛生長,發(fā)生在5月底至6月中下旬。環(huán)剝距基枝軸線15-20cm,環(huán)剝寬度0.5-1.0cm;生根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行,主要針對幼樹30-40cm范圍內的主根,以促進側根萌發(fā),擴大根寬。果農在生產中應結合自己果園的實際情況,有選擇地進行修剪。
收獲和儲存
矮生密植香椿的產量與采收時間、采收間隔、年采收次數、采收方式和采后處理密切相關。常見的收獲方式是一年多次收獲,分批進行,以保證每年新鮮芽的供應。具體來說,春季新芽長到25厘米左右時,應將芽頂約15厘米處剪掉,以促進側芽萌發(fā)。春季新梢長到25厘米時,應去掉梢頂20厘米,每20天采收一次,每年約6-10次。
采后香椿要注意貯藏環(huán)境,防止葉片脫落、腐爛、萎蔫等現象的發(fā)生。一般來說,我們需要把儲藏室的溫度控制在0-1度℃ 濕度在80%-85%,同時吸收儲藏室中的乙烯氣體。這樣,它可以儲存一個月左右。
以上是改變香椿種植模式的四項措施,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香椿的產量和品質,讓種植者獲得更多的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