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3-15 23:46:05作者:佚名
桃樹春季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是關鍵。桃縮葉病是春季常見病,但常被忽視。危害嚴重,嚴重影響當年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。讓我們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桃縮葉病。
縮葉癥
該病主要危害桃樹葉片,甚至新梢和幼果。
春天從芽鱗上摘下的葉子受傷了。早期葉片卷曲起皺,葉色呈紅色。隨著嫩葉的生長,感病部位變大、變厚、變脆、淡黃色至紅褐色,葉片卷曲、起皺程度增加。整個葉片呈波浪狀凹凸,嚴重時葉片完全變形。發(fā)病后期,病葉表面出現(xiàn)一層灰色粉末,最終病葉變褐、變干、脫落。
受損枝條呈灰綠色或黃色,比正常枝條短而粗。病葉長在易感枝上,嚴重受損枝死亡。
果實損傷易造成落果。幼果受到病害的侵染,初生的凸起的黃色到紅棕色斑塊。后期病果變形,果面開裂,有疤痕,很快脫落。
疾病的規(guī)律性
桃縮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。病菌在鱗片表面或鱗片間越冬。第二年春天,氣溫升高,病菌開始侵入嫩葉。病原菌的入侵能刺激葉片中大量細胞分裂,使細胞壁增厚,導致病葉膨脹或收縮。早春低溫多雨的氣候易發(fā)病。
當溫度上升到21℃時,疾病停止發(fā)展。初夏病葉表面產(chǎn)生大量孢子。由于夏季氣溫較高,孢子不適宜萌發(fā)。孢子在芽鱗表面或芽鱗間隙越冬。因此,這種疾病每年只感染一次。
預防方法
(1) 農(nóng)業(yè)控制:
加強肥水管理,根據(jù)桃肥特點,合理施肥,增加施用生物有機菌肥(國光松達)。對病害嚴重的桃園應及時施肥澆灌,增強桃樹活力,提高桃樹抗病能力,以免影響當年和次年果實。
(2) 人工控制:
在病葉表面形成白色粉末前,及時清除,集中焚燒,可減少越冬病原菌。
(3) 化學控制:
桃葉落下后,對桃葉進行集中清理和銷毀,并在全園噴灑3-5個柚子硫合劑或國光新君胺溶液,以減少越冬病菌。
春季桃花蕾開始膨大變紅,是防治病害的關鍵時期。建議使用國光新君胺+國光正生或推君特殺菌劑,一株噴一次,以減少傳染源。
多菌靈、代森錳鋅、代森錳鋅可交替使用2-3次,間隔7-10天,可有效防止疾病傳播。
上述化學品和防治方法僅供參考,具體的管理和防治措施應根據(jù)品種因素、氣候條件、生長環(huán)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進行調(diào)整。
最后,小編提醒果農(nóng),受感染的桃葉初期會脹縮,嚴重時會枯萎脫落,影響當年產(chǎn)量、花芽形成和來年產(chǎn)量。所以各位果農(nóng)一定要做好春桃病蟲害防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