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3-16 01:12:51作者:未知
山藥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種植和分布,其良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也創(chuàng)造了廣闊的市場前景,因此受到廣大種植戶的青睞。不過,一些種植戶反映,他們種植的山藥產量普遍不高。其實,管理不到位。那么如何提高山藥的產量呢?讓我們看看。
種植時間
山藥的種植時間應根據其生長習性和當地氣候特點確定。根據山藥的習性可知,播種期的溫度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,從播種到收獲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,所以一般山藥都會在春季種植。此外,不同地區(qū)的氣候特點不同,種植時間也不盡相同。如長江流域一般在3月種植,黃淮海地區(qū)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種植,而東北地區(qū)氣溫較低,一般在5月上旬種植。
種植處理
種植山藥時,應選擇地勢高、土層深、排水良好的地塊,并注意連作的影響。同時,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左右,植物灰分100公斤,過磷酸鈣等肥料50公斤,肥料施到10至30厘米的表土上。挖邊溝時,開挖表土應放在一側備用。當溫度高于10度時℃ 春天,種子可以播種。播種時,在田埂上開一條10厘米深的溝,放入種子塊,覆土3厘米左右,保持土壤濕潤。
水肥管理
第一次追肥應在苗期和葡萄上架前進行。根據山藥苗的情況,對稀釋后的肥料進行灌溉,促進山藥苗的生長;第二次在山藥藤上半部后進行,每畝可施尿素10~15kg左右;第三次,爬遍山藥藤架后,每畝可施復合肥25公斤左右。在澆水方面,需要根據天氣和土壤條件進行。山藥是一種耐寒作物,不耐水浸。早春易發(fā)生春旱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,避免干旱影響幼苗后期生長。宜采用噴灌方式澆水。
收獲管理
山藥需要及時收割。最適宜的收獲時間是霜凍后,當山藥地上藤蔓逐漸枯萎變黃,地下莖進入休眠期時,此時山藥莖的生長狀態(tài)最好,無論從口感還是形狀上看,收獲產量也最高。
綜上所述,對山藥高產栽培技術及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。當然,要實現山藥的高產栽培,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這幾點,而是要有全面的觀念意識。從播種到收獲,要做好不同時期的管理要點,這是提高山藥產量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