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4-18 15:30:59作者:佚名
娃娃魚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。它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,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,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,是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和特色農業(yè)重點開發(fā)品種;是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。中國大鯢除新疆
娃娃魚
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。它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,因此人們又叫它“娃娃魚”,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,是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和特色農業(yè)重點開發(fā)品種;是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。中國大鯢除新疆、西藏、內蒙、臺灣未見報道外,其余省區(qū)都有分布,主要產于長江、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。
外貌特征
“娃娃魚”是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,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,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,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,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。科學家研究:娃娃魚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,長大后用肺呼吸。娃娃魚棲息于山區(qū)的溪流之中,在水質清澈、含沙量不大、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。大鯢頭部扁平、鈍圓,口大,眼不發(fā)達,無眼瞼。身體前部扁平,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。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,四肢短扁,指、趾前四后五,具微蹼。尾圓形,尾上下有鰭狀物。娃娃魚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(huán)境而變化,但一般多呈灰褐色。體表光滑無鱗,但有各種斑紋,布滿粘液。身體腹面顏色淺淡?,F存最大的三種大鯢,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.8米,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.5米,隱鰓鯢身長可達0.75米。共通點是體形扁長,四肢很短,前肢4指,后肢5趾,趾間有蹼,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。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,其實屬兩棲動物,水中用鰓呼吸,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,皮膚只有黏膜,沒有鱗片覆蓋。
生活習性
大鯢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,洞穴位于水面以下。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,一旦發(fā)現獵物經過時,便進行突然襲擊,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,獵物進入口內后很難逃掉。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饑本領,飼養(yǎng)在清涼的水中二、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。它同時也能暴食,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。食物缺乏時,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,甚至以卵充饑。平時躲躲藏藏,喜歡把身體的顏色和周圍的石子一樣,免得天敵發(fā)現它。主要分布于亞洲,中國大鯢除新疆、西藏、內蒙、臺灣未見報道外,其余省區(qū)都有分布,主要產于長江、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。
中國大鯢原產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五大區(qū)域:一是湖南張家界、江永、岳陽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;二是湖北房縣、神農架,麻城龜峰山,羅田天堂寨;三是陜西漢中、安康、商洛;四是貴州遵義和四川宜賓、興文、威遠葫蘆口、巴中南江等地;五是江西靖安。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鶴峰、利川、恩施,廣西柳州、玉林,甘肅天水[4]及文縣,河南欒川縣,盧氏縣、蒿縣,南陽內鄉(xiāng)寶天曼,山西垣曲縣,浙江慶元,貴州黔東南,在潮州鳳凰山天池,其中靖安縣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在全國第一個發(fā)布公告保護大鯢,到設立全國第一個大鯢自然保護區(qū),建立全國第一個縣娃娃魚研究所,2001年,將大鯢定為縣吉祥物。靖安縣大鯢人工繁養(yǎng)技術成果全國領先,通過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鑒定,具備大規(guī)模開發(fā)利用大鯢的技術條件。2005年8月,被中國水產加工與流通協會授予“中國娃娃魚之鄉(xiāng)”稱號。
據統(tǒng)計,大鯢自然資源蘊藏量約為9萬尾,以丘陵山區(qū)資源量為多,在經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由于工業(yè)污染的加劇,資源更顯不足。四川巴中市南江縣的大巴山區(qū),山高林密,大巴山并且沒有工業(yè)污染,是大鯢生存的最佳環(huán)境。
大鯢生性兇猛,肉食性,以水生昆蟲、魚、蟹、蝦、蛙、蛇、鱉、鼠、鳥等為食。捕食方式為“守株待兔”。它的牙齒不能咀嚼,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,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。雌鯢每年7~8月間產卵,卵產于巖石洞內,每尾產卵300枚以上,剩下的撫育任務就交給了雄鯢。雄鯢把身體曲成半圓狀,將卵圍住,以免被水沖走或遭受敵害,直至2~3周后孵化出幼鯢,15~40天后,小“娃娃魚”分散生活,雄鯢才肯離去。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,在人工飼養(yǎng)的條件下,能活130年之久。
觀賞價值
張家界將為國內最大的娃娃魚“笨笨”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。這條取名“笨笨”的中國大鯢,2005年曾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(jié)上與公眾見面,當時展出時長約180厘米,重約65公斤,娃娃魚“笨笨”已近130歲的高齡,體長近2米,是迄今為止國內發(fā)現的最大娃娃魚。 據介紹,“笨笨”是張家界白族農民王國興1982年從鄰鄉(xiāng)群眾手中收購而來,當時重約45公斤,體長約150公分。隨著大鯢“笨笨”年老體弱,怕光怕人,“笨笨”被放回張家界國家大鯢自然保護區(qū)內的純天然溶洞里生活。
“笨笨”擁有方、張家界金鯢生物公司負責人王建文說:“為喚醒國內對大鯢這種珍稀動物的保護意識,該公司決定為笨笨申報世界紀錄”。王建文表示,他們將為“笨笨”申報吉尼斯動物類世界之最,相關申報材料將于2013年1月正式遞交英國吉尼斯總部。
學術價值
娃娃魚學名大鯢,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(xù)下來的珍稀物種,也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,被稱為“活化石”。大鯢的心臟構造特殊,已經出現了一些爬行類的特征。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
食用價值
大鯢是一種食用價值極高的動物,其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,含有優(yōu)質蛋白質、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營養(yǎng)價值極高,被譽為“水中人參”,在中國香港、臺灣及東南亞市場上被視為珍稀補品。大鯢肌肉蛋白是一種優(yōu)質蛋白,必需氨基酸含量高,組成比例好,完全符合人體需要量模式,其營養(yǎng)價值遠優(yōu)于鮑魚、燕窩、魚翅和甲魚。大鯢肌肉蛋白富含18種氨基酸,其中6種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2.77 %,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0.72 %,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比值為68.68 %,均符合FAO/WHO的理想模式;大鯢必需氨基酸評分高,符合人體需要量模式程度相當高, 其中含有豐富的我國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賴氨酸, 可以與主食合理搭配食用, 以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。
生態(tài)影響
中國是娃娃魚的原產國,上世紀七十年代大量出口換匯,加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破壞,致使娃娃魚的數量急劇下降, 許多地方的資源枯竭,甚至瀕臨滅絕。為了保護這一資源,中國已于1988年將娃娃魚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凡出售娃娃魚必須持有漁政部門批準頒發(fā)的《水生野生動物馴養(yǎng)證》、《經營利用許可證》、《運輸證》,并向經營所在地的漁政部門提出申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