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4-18 16:00:37作者:佚名
白芍藥也稱白花芍藥,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,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,馳名中外,其根并入藥,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,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,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都栽植,白芍藥是中國七夕節(jié)的代表花卉,代表愛情,是花相。正如花的顏色,純白無暇,象征著愛情無比的美好
形態(tài)特征
白芍藥也稱白花芍藥,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,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,馳名中外,其根并入藥,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,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,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都栽植,白芍藥是中國七夕節(jié)的代表花卉,代表愛情,是花相。正如花的顏色,純白無暇,象征著愛情無比的美好高尚。
多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根肥大,通常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。莖直立,光滑無毛。葉互生;具長柄;2回3出復葉,小葉片橢圓形至披針形,長8~12厘米,寬2~4厘米,先端漸尖或銳尖,基部楔形,全緣,葉緣具極細乳突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,葉脈在下面隆起,葉基部常帶紅色?;ㄉ醮螅瑔紊诨ㄇo的分枝頂端,每花莖有2~5朵花,花莖長9~11厘米;萼片3,葉狀;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,倒卵形,白色、粉紅色或紅色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黃色;心皮3~5枚,分離。蓇葖果3~5枚,卵形,先端鉤狀向外彎?;ㄆ?~7月。果期6~7月。
生長習性
芍藥適宜溫暖濕潤氣候條件,性喜陽光、喜溫、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。在年均溫14.5℃,7月均溫27.8℃,極端最高溫42.1℃的條件下生長良好。
芍藥是宿根植物。每年3月萌發(fā)出土,4-6月為生長發(fā)育旺盛時期,花期5月,果期6-8月,8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枯萎,這時是芍藥甙含量最高時期。
芍藥種子為上胚軸休眠類型,播種后當年生根,再經(jīng)過一段低溫打破上胚軸休眠,翌春破土出苗。
種植要求
一般多選擇排水良好,通風向陽,土層深厚、肥沃的土壤。栽前應精耕細作,深耕30-40厘米,耕翻1~2次。結合耕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500~4000克作基肥,耙平作成寬1.3~2.3米的高畦,如雨水過多,排水不良,畦寬可減至1米左右,畦間排水溝20~30厘米,畦長可視地形而定。芍藥忌連作。
分布范圍
芍藥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、平原地帶多有種白芍。分布安徽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內蒙古等地。全國各地均有栽培。
繁殖技術
芍藥主要為分根繁殖,也可用種子繁殖,但因種子繁殖生長周期長,生產上應用較少。
1、分根繁殖:分根繁殖是芍藥生產上常用方法,生產周期短。收獲時,將芍藥芽頭從根部割下,選健壯芽頭,切成小塊,每塊芽2~4個,芍芽下留2厘米長的頭,以利生長,隨切隨栽或暫時沙藏、窖藏后再栽,芍藥8~10月種植,按行株距50厘米×30厘米,穴栽,穴深10厘米左右,每穴放芽頭1~2個,芽苞向上,放平,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,蓋實。每畝栽2500株左右。
2、種子繁殖:單瓣芍藥結實多。8月上中旬種子成熟,隨采隨播,或用濕砂混拌貯藏至9月中、下旬播種。苗株生長2~3年后進行定植。
田間管理
早春松土保墑,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,結合鋤草在根部培土,10月下旬,地凍前在離地面7~10厘米處剪去枝葉,根際培土約15厘米,以利越冬。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,分別在3月下旬~4月上旬,施稀人糞尿,第二次在4月下旬,每畝施人糞尿500千克,第三次在10~11月間,以圈肥為主,每畝1500-2000千克。第四年收獲前追肥2次,追肥時宜于兩側開穴施下。芍藥一般不需灌溉,嚴重干旱時,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,多雨季節(jié),應及時排灌,每年春季現(xiàn)蕾時要及時將花蕾摘掉
藥用價值
白芍性涼,味苦酸,微寒,具有補血養(yǎng)血、平抑肝陽、柔肝止痛、斂陰止汗等功效,適用于陰虛發(fā)熱、月經(jīng)不調、胸腹脅肋疼痛、四肢攣急,瀉痢腹痛、自汗盜汗、崩漏、帶下等癥。
芍藥甙有抗菌、解熱、抗炎、增加冠狀動脈流量、改善心肌營養(yǎng)血流、擴張血管、對抗急性心肌缺血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鎮(zhèn)靜、鎮(zhèn)痛、解痙、抗?jié)儭⒄{節(jié)血糖的作用。白芍煎劑能抑制痢疾桿菌、肺炎鏈球菌、大腸桿菌、傷寒桿菌、溶血性鏈球菌、綠膿桿菌等。白芍的四大醫(yī)療作用:
1、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作用。擴張冠狀動脈,降低血壓(d-兒茶精和沒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)
2、護肝作用。對四氯化碳、黃曲霉毒素B1、D-半乳糖胺所致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
3、解痙作用。對腸管和在位胃運動有抑制作用,顯著對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
4、鎮(zhèn)痛作用。能抑制小鼠扭體、嘶叫、熱板反應,對嗎啡抑制扭體反應有協(xié)同作用,并能對抗戊四唑所致驚厥。
食用禁忌
【宜食】血虛陰虛、胸腹脅肋疼痛、肝區(qū)痛、膽囊炎、膽結石疼痛、瀉痢腹痛、婦女行經(jīng)腹痛、自汗易汗盜汗、腓腸肌痙攣、四肢拘攣疼痛、不安腿綜合癥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。
【忌食】白芍性寒,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;此外,服用中藥藜蘆者也不宜食用白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