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基本信息
中文學名:
紅桑拼音:hóng sāng 拉丁學名:Acalypha wilkesiana Muell.-Arg. 別 稱: 門:被子植物門綱:雙子葉植物綱 目:大戟目亞 目:大戟亞目科:大戟科亞科:鐵莧菜亞科族:鐵莧菜族屬:鐵莧菜屬
形態(tài)特征

灌木,高1-4米;嫩枝被短毛。葉紙質(zhì),闊卵形,古銅綠色或淺紅色,常有不規(guī)則的紅色或紫色斑塊,長10-18厘米,寬6-12厘米,頂端漸尖,基部圓鈍,邊緣具粗圓鋸齒,下面沿葉脈具疏毛;基出脈3-5條;葉柄長2-3厘米,具疏毛;托葉狹三角形,長約8毫米,基部寬2-3毫米,具短毛。雌雄同株,通常雌雄花異序,雄花序長10-20厘米,各部均被微柔毛,苞片卵形,長約1毫米,苞腋具雄花9-17朵,排成團傘花序;雌花序長5-10厘米,花序梗長約2厘米,雌花苞片闊卵形,長5毫米,寬約8毫米具粗齒7-11枚,
苞腋具雌花1 (-2)朵;花梗無;雄花:花萼裂片4枚,長卵形,長約0.7毫米;雄蕊8枚;
花梗長約1毫米;雌花:萼片3-4枚,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0.5-1毫米,具緣毛;
子房密生毛,花柱3,長6-7毫米,撕裂9-15條。蒴果直徑約4毫米,具3個分果爿,
疏生具基的長毛;種子球形,直徑約2毫米平滑?;ㄆ趲兹?。
生長習性

原產(chǎn)于太平洋島嶼〔波利尼西亞或斐濟);現(xiàn)廣泛栽培于熱帶、亞熱帶地區(qū),為庭園賞葉植物。
紅桑圖片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