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基本信息
中文學(xué)名:
山螞蚱草拼音:shān mǎ zhà cǎo 拉丁學(xué)名:Silene jenisseensis Willd.別 稱:旱麥瓶草、葉尼塞蠅子草 門:被子植物門綱:雙子葉植物綱 目:中央種子目亞 目:科:石竹科亞科:石竹亞科族:剪秋羅族屬:蠅子草屬
主要產(chǎn)地
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內(nèi)蒙古、山西
形態(tài)特征

山螞蚱草多年生草本。高20-50厘米。根粗壯,木質(zhì)。莖叢生,直立或近直立,不分枝,無毛,基部常具不育莖?;~葉片狹倒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,長5-13厘米,寬2-7毫米,基部漸狹成長柄狀,頂端急尖或漸尖,邊緣近基部具緣毛,余均無毛,中脈明顯;莖生葉少數(shù),較小,基部微抱莖。假輪傘狀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,花梗長4-18毫米,無毛;苞片卵形或披針形,基部微合生,頂端漸尖,邊緣膜質(zhì),具緣毛;花萼狹鐘形,后期微膨大,長8-10 (-12)毫米,無毛,縱脈綠色,脈端連結(jié),
萼齒卵形或卵狀三角形,無毛,頂端急尖或漸尖,邊緣膜質(zhì),具緣毛;雌雄蕊柄被短毛,長約2毫米;花瓣白色或淡綠色,
長12-18毫米,爪狹倒披針形,無毛,無明顯耳,瓣片叉狀2裂達(dá)瓣片的中部,裂片狹長圓形;副花冠長橢圓狀,細(xì)??;
雄蕊外露,花絲無毛;花柱外露。蒴果卵形,長6-7毫米,比宿存萼短;種子腎形,長約1毫米,灰褐色。
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長習(xí)性

山螞蚱草生于海拔250-1 000米的草原、草坡、林緣或固定沙丘。
山螞蚱草圖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