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?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
2022-12-04
更新時間:2022-06-17 12:31:08作者:佚名
越冬死魚的原因是什么
誰都知道越冬經(jīng)常死魚,但對死魚的原因不見得都清楚。
冬季冰下死魚以缺氧閻死的居多,但也有由于魚體衰弱病死的和水溫過低凍死的,以及溶氧過高得氣泡病而死亡的。
上述死魚的原因都是越冬措施不當造成的。如對越冬油選擇不當,越冬池淤泥、水草、雜魚過多,又未進行認真清理,越冬期間沒有認真掃雪,溶氧不足或者滲漏嚴重,在越冬后期剩水不多,魚的密度相對增大,往往因缺氧悶死;缺氧時出現(xiàn)劇毒的硫化氫也會加速魚的死亡。還有流水池水溫過低,魚類長期生活在0.5℃以下被凍死,有的因魚體瘦小或在并池運輸時受傷,感染水霉菌、寄生蟲等病原體而大量死亡,冰層透明,冰下水層光合作用強烈,溶氧積累過多,水又較淺,在越冬后期還會發(fā)生氣泡病?;細馀莶〉聂~常出現(xiàn)眼球突出,皮膚下出現(xiàn)氣泡,半死不活的魚血中也有氣泡。我省金縣、法庫都出現(xiàn)過氣泡病,不管什么魚都死,連黑魚也不能幸免。
怎樣做好魚類越冬的管理
魚類安全越冬就是要使冰下水層保持適量的溶氧。溶氧充足了,硫化氫就氧化成無毒的硫酸不會出現(xiàn)。過去沒有認識冰下生物光合作用增氧的重要性,只知在冰上打眼,認為這樣就可使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中。實際上,冰眼面積很小,水不能形成波浪,又隨打隨凍,增氧的作用簡直是微乎其微,打冰眼是一種白費工的做法。試驗證明,只要使冰層保持透明,讓植物在冰下產(chǎn)氧,大多數(shù)越冬池的魚類都可以安全過冬。
養(yǎng)魚的群眾都明白雷封泡子易死魚,雪封泡子死魚的原因就是冰層失掉了透明性,冰下植物得不到光線,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(chǎn)氧的緣故。所以,在結(jié)冰初期,如果正值下雪,結(jié)出不透明的烏冰,就要把烏冰打碎,使其重新結(jié)出透明的冰。
下雪之后,要把冰上的積雪掃掉,使冰層維持透明。但有時也有這種情況,池水太瘦,冰下的浮游植物缺少養(yǎng)分,長不起來,盡管冰層透明,而水中氧氣含量卻不高,這時可打幾個冰服,向水中施些含磷含氨的化肥。為使化肥均勻溶入水層,最好裝入編織袋中,均勻懸掛水中。有時不是因為水痘,而是水中缺少浮游生物的種子,這時可到水色好的池塘中舀幾桶水或開溝放些水,讓缺少種子的魚池浮游植物繁殖起來。在少數(shù)的情況下,冰下的浮游植物還可能被輪蟲等動物吃掉,也會發(fā)生缺氧,這時就要在冰下施敵百蟲等農(nóng)藥殺蟲。濃度要比殺水蚤大得多,每立方米水要施2克晶體敵百蟲。
如果水中溶氧過多,魚類有氣泡病的癥狀,就要及時換一部分水,使溶氧降低,魚可能逐漸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