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基本信息
中文學名:
菱角拼音:líng jiǎo 拉丁學名:別 稱:芰、水菱、烏菱、水栗 門:被子植物門綱:雙子葉植物綱 目:亞 目:科:菱科亞科:族:屬:
主要產(chǎn)地

安徽、江蘇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臺灣等省
形態(tài)特征

菱角,又叫菱。二角為菱,形似牛角。三角、四角為芰。生長在湖泊中。
菱落在泥中,最易生長。有野菱、家菱之分,均在三月生蔓延長。葉浮在水上扁而有尖,
很是光滑,葉下有莖。五六月開小白花,在夜里開放,白天而合上,隨月亮的圓缺而轉(zhuǎn)移。
它的果實有好幾種:沒有角、兩角、三角、四角。角中帶刺,尖細而脆,長在角尖。 一種水生植物。
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。根二型:著泥根鐵絲狀,著生于水底泥中;同化根,羽狀細裂,裂片絲狀,
淡綠色或暗紅褐色。莖圓柱形、細長或粗短。葉二型:浮水葉互生,聚生于莖端,在水面形成蓮座狀菱盤,
葉片廣菱形,長3—4.5厘米,闊4~6厘米,表面深亮綠色,無毛,背面綠色或紫紅色,
密被淡黃褐色短毛(幼葉)或灰褐色短毛(老葉),邊緣中上部具凹形的淺齒,邊緣下部全緣,
基部廣楔形;葉柄長2—10.5厘米;中上部膨大成海綿質(zhì)氣囊,被短毛;沉水葉小,早落?;ㄐ?,
單生于葉腋,花梗長1一1.5厘米;萼筒4裂,僅一對萼裂被毛,其中2裂片演變?yōu)榻?;花?,白色,
著生于上位花盤的邊緣;雄蕊4,花絲纖細,花藥丁字形著生,背著藥、內(nèi)向;雌蕊2心皮,2室,
子房半下位,花柱鉆狀,柱頭頭狀。果具水平開展的2肩角,無或有倒刺,先端向下彎曲,
兩角間端闊7—8厘米,彎牛角形,果高2.5—3.6厘米,果表幼皮紫紅色,老熟時紫黑色,微被極短毛,
果喙不明顯,果梗粗壯有關節(jié),長1.5—2.5厘米。種子白色,元寶形、兩角鈍,白色粉質(zhì)?;ㄆ?一8月,果期7—9月。
藥用價值

味甘、澀,性平。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抗癌、健脾胃、強股膝、健力益氣。
營養(yǎng)價值

菱角含有豐富的淀粉、蛋白質(zhì)、葡萄糖、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,如維生素B1、B2、C,胡蘿卜素及鈣、磷、鐵等微量元素。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,除百病,且可輕身,所謂輕身,就是有減肥健美作用,因為菱角不含使人發(fā)胖的脂肪。
菱角圖片

